青海日報訊(記者 花木嵯)今年第一季度,為了進一步擴大產能,將西寧打造為磷酸鐵鋰電池的生產基地,在西寧市委市政府、西寧(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的支持下,青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45天就從福建將三條生產線搬至西寧并開展智能化改造,創造了我省鋰電產業發展的“西寧速度”。
鮮活的故事背后是第一季度我省不斷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質量效益不斷提升的體現。
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同比下降2.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隨著簡政放權等一系列改革舉措的落地,有力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創新創業效應開始顯現,新動能積極培育。
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72%,增速同比提高54.7個百分點;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8.6%,比重同比提高4.1個百分點。其中,鋰離子電池制造業增長7.8倍,中成藥生產業增長21.7%。特色優勢產業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6.8%,新能源產業增長5.4%,新材料產業增長84.3%,鹽湖化工產業增長36.9%,生物產業增長10.4%。
反映在宏觀層面,一季度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長7.2%,增速較1至2月加快1.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平均增速0.7個百分點。在有生產的32個大類行業中16個行業保持增長,增長面為50%,實現了“開門紅”。
此外,今年以來,我省扎實開展工業領域“百日攻堅”專項行動,深入貫徹落實“政策落實年”有關要求,《互聯網+先進制造業實施意見》《青海省機械工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實施方案》《關于推進青海省藏醫藥產業發展指導意見》等政策措施進一步落實。
推進百項創新攻堅和改造提升工程,重點支持鹽湖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和生物醫藥領域,突破水氯鎂石熱解技術的研究、廢舊鋰電池回收利用技術、無載體超薄電解銅箔研制等30項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力度持續加大。比亞迪等轉型升級標志性項目落地投產,制定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意見,云計算、大數據在智慧政務、交通、醫療、旅游等領域加速應用。1至3月,我省繼續實施好電力直接交易工作,擴大直接交易范圍,通過電力直接交易共降低企業用電成本4.42億元。
除了產業結構繼續趨于優化外,需求結構正在步入提質換擋期。生活水平的提升帶來了消費的升級,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的不斷涌現,消費的升級進而為人們創造更加高品質的生活。
據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我省消費升級主要體現在消費者從選擇雜牌到選擇安全放心知名品牌;多樣化電商的發展帶動了網絡消費群體的擴大;消費總量加速增長的同時,農村消費呈現出加速轉型升級的特點,農村地區和農產品網絡零售成為亮點。
這樣的判斷來自數據的有力支撐。
今年一季度,我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商品零售額增長95%,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客房收入增長50.2%,餐費收入增長1.5倍。隨之而來的是,一季度,全省郵政業務收入增長19.2%,其中快遞業務收入增長34.1%。1至2月,全省電信業務總量增長85.2%,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增長91.3%,移動短信業務量增長2.1倍。
當前,我省消費升級正處于上升期,消費規模穩步擴大,消費模式不斷創新。伴隨著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文化產品、電子產品逐步成為人們的消費重點。全省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大類商品中,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增長47.2%,通訊器材類增長42.3%,化妝品類增長16.6%,書報雜志類增長12.6%,石油及制品類增長7.5%。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已進入新的歷史階段,農業的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給側。
對于青海來說,農畜產品規模小,關鍵要以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依托,提升農畜產品品質,打響特色牌,路徑就是創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
去年我省有機枸杞每公斤市場價格為160元,是同類普通產品價格的4倍;5369公司的牦牛肉每公斤1200元,是普通牛肉價格的15倍!
事實勝于雄辯,這是一個立意在生態,工作在農業,成效在市場,受益在群眾的促進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的“多贏”之舉。
為此,我省唱響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主旋律,積極創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啟動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打造全域無公害農業示范區,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加快培育鄉村產業、鄉土產業,提升牦牛、藏羊、青稞、油料、冷水魚、枸杞附加值和綜合效益,牦牛、藏羊、冷水魚等產業快速發展。
今年3月1日,我省與農業農村部簽訂框架協議,部省共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以此為契機,我省大力打造“生態青海、綠色農牧”品牌,為農牧業綠色發展貢獻青海力量。
3月29日,我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建設動員部署會提出,從今年開始,全省7個市(州)19個縣(市、區)及11個國有農牧場,將選擇小麥、青稞、馬鈴薯、蠶豆、藜麥、油菜、果蔬、中藏藥材等11種農作物開展試點工作,實施有機肥全替代化肥農作物及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試點面積7.6萬公頃,力爭全省化肥農藥使用量比2018年減少20%以上。
作為省屬國有企業,三江集團所屬貴南草業公司作為全省最大的農牧企業,是全省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試點的重點企業。
以打造全域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為契機,貴南草業公司以政策為機遇,促進農牧業轉型升級,打造公司品牌,抓好科技研發和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向全省全域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企業轉型。
為此,今年貴南草業公司整場推進有機肥全替代化肥及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試點,示范面積0.61萬公頃。同時,積極與產業下游企業加強溝通,拓展有機青稞產品銷售渠道。加強與江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開發青稞新產品,力求在青稞深加工方面取得新突破。